文:南墙 图:南墙 (图片摘自互联网)
我们时常在看电影时看到IMAX这项选择,我们只知道它比普通2D电影好,可具体好在哪却也未可知。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电影银幕画幅比例的变迁和种类。
荧幕的最初标准是1.33:1,即又称4:3。再后来1926年有声电影诞生,画幅宽高比变为1.37:1,时至今日,1.33:1和1.37:1已作同一概念。1932年,奥斯卡(Oscars)的主管单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(AMPAS)经过投票宣布:1.37为有声电影的画幅标准。因此,1.37又被称为“学院标准”。此类画幅可突写主角的脸庞,放大情绪,画面视角受限。
1950年代,电视机出现,画面宽高比4:3,吸引大批电影观众。为了抢回观众,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推出了宽银幕。然而经过了10年的宽屏战争后,1.85遮幅宽银幕和2.35变形宽银幕电影画幅的主流。2.35:1画幅常见于史诗片中,用于宽阔的场景和横向排开的角色,使角色处于主导地位。1.85:1画幅是以上画幅的折中之道,最适于讲故事。
在1980年代后期,高清电视(HDTV)标准开始制定,各大影视公司都想让自家常用的宽高比成为HDTV标准。最后,美国政府出面,将16:9作为HDTV标准宽高比。16:9基本能让所有的电影画幅被“装进来”,而不会损失画面。因此,16:9成为所有影视作品发行DVD时的默认宽高比。
四种主流荧幕画幅对比
而IMAX荧幕的比例是1.9:1,比一般的2.4:1的标准画幅多出26%的内容。
有些电影也会将各种画幅交替使用,如2014年电影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(The Grand Budapest
Hotel)中用1.37:1,2.40:1,1.85:1来呈现三种时代。同理贾樟柯的《山河故人》也用这三种画幅来表达过去,现在和未来。
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
1930年代
1960年代
1985年后
《山河故人》
1999年(过去)
2014年(现在)
2025年(未来)
事实上,电影本就是一种形式即内容的艺术类型,因此变换画幅的初衷是为内容服务,而绝不是瞎折腾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